close


親親寶貝小寶貝走路怪怪的?是不是鞋子大了一號...

親親寶貝小寶貝走路怪怪的?是不是鞋子大了一號...
更新日期:2006/08/25 16:04
記者:記者葉卉軒、實習記者林若婷專題報導

台灣多數的爸爸媽媽在幫小朋友買鞋時總是喜歡買「大一點的」,因為總覺得這樣才能穿的久一點。對此,專家卻提醒,買鞋貪小便宜,可是會傷害到寶貝的小腳ㄚ,嚴重的話,甚至會導致走路、跑步的姿勢不正確,以及影響到足部骨骼的發育。所以,買鞋可不能不謹慎。
相較於成人選擇鞋款時對功能性的需求,在為家中兒童購買鞋款時反而較重視外型、色彩而忽略了合腳性的問題,這是許多家長們的迷思。對此,New Balance足部醫療專家Kellie Pidgeon表示,為了保護兒童發育未完全的足部,「趾尖處的圓形寬楦設計」、「趾尖處的適度彎曲」、「後腳跟的保護與固定」,以及「易彎曲的鞋底」,是為小朋友選擇鞋款的四大重點。
Kellie Pidgeon進一步指出,一般而言,小朋友趾骨及韌帶發育還不如大人般完整,因此趾尖部會比較寬廣,趾尖處若設計得較窄,會限制小寶貝趾尖的活動空間,容易使腳趾受到不當的壓迫,長時間穿著窄版的鞋子,小朋友也有可能會引發姆趾外翻的問題。
此外,Kellie Pidgeon也提醒,由於小朋友的足部尚未發育成熱,因此在做跑步之類,會受到強力衝擊的動作時,容易造成後腳跟往內側彎曲,甚至引起骨骼彎曲,此時能固定後腳跟且避免滑動的「腳跟加強構造」,便顯得格外重要。
另,在一般小朋友的足部運動模式觀察中Kellie Pidgeon也發現,幼兒在行走時趾尖處較不易上揚,也因此常導致不平衡而跌倒的狀況,所以他建議父母親在選擇鞋款時若能特別挑選趾尖處適度彎曲設計,再搭配上易彎曲柔軟鞋底的鞋款,就能夠改善小寶貝因走路不穩而跌倒的情形,使步行更順利。
同時,Kellie Pidgeon也提供爸爸媽媽們幾招「選購好鞋的小撇步」。Kellie建議,最好以坐姿穿鞋,在穿鞋時一定要先拉住鞋舌再把腳放入,且試鞋時一定要把鞋帶或魔鬼粘固定好,當鞋子完整穿好後,再站起來確認腳後跟是否服貼、趾尖處會不會有擠壓的不適感等。
此外,Kellie Pidgeon說:「運用綁鞋帶的技巧」也可以讓鞋子更合腳。
小撇步∼
足跟處容易滑動:
為確保你的腳跟與鞋後跟的合腳度,綁鞋帶時最好用一般最常用的十字交叉方式,到最前端後再繫緊即可。
腳尖處不舒服:
若你的腳尖較厚、有繭、受傷、或指甲外翻等問題,可以用斜對角式的方式綁鞋帶,提起腳尖的區塊。
足弓較高:
把鞋帶直接筆直地穿入足尖部兩側的鞋帶孔,不採用一般的交叉穿法,而是以鞋舌上孔對孔的平行綁法,這樣可有效減低因鞋舌下壓而造成足部上方的疼痛。
後跟窄,前腳寬:
使用兩條短的鞋帶,一條用來固定後面的鞋帶孔;另一條則用來固定前面的鞋帶孔。為了要讓腳後跟更合腳不滑動,建議可以在前端把鞋帶繫緊。
有腳背疼痛問題:
若你的腳背會疼痛,建議在綁鞋帶時中段可留空間不綁,至前端再繫緊即可,以減輕腳背上的壓力。



小翰子是肉肉腳,所以穿這雙鞋時很緊,塞不太進去
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黑子 的頭像
    黑子

    ★ 雙十節的幸福,締造耶誕夜奇蹟 ★

    黑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